《中IM体育国金融》|构建商业银行科创金融生态圈

2024-03-2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业务指其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的包括结算、信贷、投行、咨询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坚实支撑和重要保障。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强调了科技金融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位,赋予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中,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最为迫切,而融资约束最难缓解。对此,建设科创金融生态圈,汇聚相关行业优势资源,通过机构之间的紧密协作共同扶持科创企业发展,同时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是现阶段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有效途径。

  美国是科创金融业务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之一,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是硅谷最早开展相关业务的银行,IM体育长期被视为银行服务科创的典范。硅谷银行的目标客群来自于“创投圈”,包括高成长的中小型科创企业、风险投资(VC)与私募股权投资(PE)公司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等。硅谷银行最具特色、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是其“投贷联动”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认股权贷款和PE/VC机构贷款。前者是向初创期或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并获得“认股权证”,以未来股权升值带来的溢价抵补贷款违约风险。后者则来自于面临短期流动性紧缺的PE/VC机构,其将合伙人承诺转入的资金作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资本招款信贷”(Capital Call Lines of Credit),以及时履行对企业的出资承诺。

  虽然硅谷银行采取了“投贷联动”模式,在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股权投资关系,但相关收益并未构成主要收入来源,这些业务也不会改变硅谷银行的商业银行本质。可以说,硅谷银行是通过投资、集群等多种复合路径拓宽了商业银行业务,以生态圈模式延展了商业银行职能,它的成功不仅源于灵活和创新地引入投资思维,更在于深度理解、适应和贴合科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通过广泛链接行业内外的资源,成功地打造了科创金融的集聚区和生态圈。这种模式可以满足科创企业长周期和多方面的、不仅限于存贷款的需求。

  硅谷银行集团内部业务条线构成了全球对公银行、硅谷资本、硅谷投资银行、硅谷私人银行的“四轮驱动”,其所搭建的科创金融生态网络实现了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科创企业及其员工的繁荣共生。对于科创企业而言,硅谷银行能够满足其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依托硅谷银行的资源网络,企业还可以更充分地与其他企业及投资机构进行沟通合作,加速融入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公司而言,加入科创金融生态圈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科创企业,扩大公司的投资规模和领域;其投资的企业由于获得银行信贷等支持,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股权投资的成功率、回报率和稳健性随之上升。对于硅谷银行而言,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相结合的金融生态既降低了银行信用风险,又共享了企业成长收益;同时,它与投资机构和科创企业的紧密合作也拓展了客户基础,增强了客户黏性,实现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出色的净资产收益率。此外,通过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硅谷银行还链接了科技企业和创投基金的高管、技术骨干等高净值客户,进一步掌握了投资资金流信息,降低了信用风险。

《中IM体育国金融》|构建商业银行科创金融生态圈

  2023年3月,硅谷银行的倒闭事件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业界对其科创金融模式的质疑。然而,“投贷联动”与科创金融并非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相反,正是由于硅谷银行近年来偏离了具有优势的科创金融业务,转向了并不擅长的金融投资领域,流动性管理出现严重失误,才导致风险不断累积,最终无法有效应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外部环境的冲击。虽然硅谷银行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建设科创金融生态圈的成功经验仍然值得借鉴。

  我国早在20世纪即开始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科创金融业务,如今已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展业模式,然而其中大多依然局限于信贷产品思维,这制约了银行助力科创企业的服务热情、扶持效果和发展空间,也影响了其自身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甚至风控水平。因此,商业银行亟须重新审视并调整传统模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各领域的科创金融生态圈,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对于科创企业具体特征及需求缺乏了解。要建设能够有效服务科创企业的生态圈,前提条件是对科创企业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准确把握其特征。然而,科创企业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成长性和行业细分度。商业银行由于对科技赛道了解不深,与科创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难以全面识别客户需求或准确预测其成长路径。

  其次,商业银行自身科创金融供给水平和口碑有待提高。商业银行作为科创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方,需要以自身专业的服务能力吸引其他机构部门共创生态圈。但是一些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并不贴合企业成长特点,管理模式也无法实现成本控制要求,未形成整体和有特色的品牌口碑,难以激发其他机构的合作热情。首先,金融产品在融资期限和覆盖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多数商业银行倾向于投放一年期贷款,科创企业虽能以此弥补短期资金缺口,却无法进一步延长发展跑道。其次,传统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资料收集、验证和审批由人工完成,效率较低,而科创企业由于风险识别难度大,更需要提供充足的材料、历经繁琐的审批,这一方面导致银行授信周期长、效率低,难以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影响了客户体验;另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提高了银行成本控制难度。最后,由于产品设计和管理模式与科创企业的需求并不完全适配,商业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塑造特色品牌和建立良好口碑的能力受到限制,在寻求外部资源合作时缺乏核心竞争力。

  最后,相关机构之间科创金融协同联动与合作亟须加强。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作。对于发展前景不确定性极强的科创企业而言,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保障,需要探索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协作路径,提高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和政策性工具丰富程度。二是加强与投资机构的合作。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之间虽然合作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但推行并不顺畅,且缺乏足够充分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重大事项的联合决策机制。三是加强与监管部门的联动。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之间尚未形成科创金融生态圈建设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一些业务试点资格争取困难,部分监管指标和要求未充分考虑银行的实际情况和利益所得,故而落地执行不易或政策效果不佳,如过度看重融资而忽视综合服务,就制约了科创金融的服务成效。四是加强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配合。以专利为主的各类知识产权一向是科技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种类多、迭代快、价值波动性强且难以直接衡量,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低流动性,给前期价值评估和后期质权实现带来挑战,降低了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五是加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初创企业的重要载体,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转移、市场开拓等服务,以孵化器为枢纽,商业银行与创投机构可以加深对于科技企业的了解,拓展科创金融生态圈。

  培育科创金融专家团队和专业人才,是商业银行立足科创金融领域、进行生态建设的前提条件。

  首先,引进专业人才,吸引和挖掘具有产业科技与经济金融复合背景的优秀人才,优化专家组配置;其次,开展相关培训,定期组织教学课程、研究考察、交流分享等活动,以实战训练和交叉培养等方式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最后,利用外部资源,寻求来自同业协会、咨询公司、高校智库等机构的专家支持。

  优化科创金融供给质效和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参与科创业务竞争、吸引外部合作的优势所在。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匹配相适应的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并整合支付结算、股权投资、财务顾问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满足科创企业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业务需要。其次,商业银行应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应用区块链、IM体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进传统业务模式,以金融科技赋能科技金融。最后,商业银行应依托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树立科创金融特色品牌形象,吸引相关机构参与协作,共建科创金融生态圈。

  促进相关机构深入合作和互联互通,是商业银行形成科创金融生态、赋能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一是加强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准确理解政策意图,完善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大对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的扶持力度和资源倾斜;共享数据信息,积极对接海关、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探索建设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拓展与投资机构的合作,挖掘科技企业客户和市场,研判其发展前景和信用风险;创新投贷联动服务模式,提高综合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增进同监管部门的联动,积极参与讨论监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则的制定;申请成为科创金融试点,在实践中优化改进业务开展方式,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效果评估依据。四是推动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配合,促进知识产权交易途径的拓展、处置方式的创新和经济价值的实现,将科技“软实力”转变为融资“硬通货”IM体育。五是实现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尽早接触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实现孵化加速、投后管理和贷款支持的深度融合,拓展业务领域,完善科创金融生态圈建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