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4-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此后,中央金融委员会、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均召开会议或公开发声将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开展工作。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央行层面,在2023年11月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强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此后在四季度货政报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年度工作会议中,不断深化“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性并明确具体措施,今年2月26日更是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部署具体工作。今年两会期间,潘功胜行长重申“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认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均较大,随着我国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经济对金融领域提出新的要求,未来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做好五篇大文章将是我国货币金融领域的核心工作。

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方面,2023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提出要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鼓励银行机构结合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扩大生产需要、加大项目贷款投放,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帮助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支持银行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研发贷款支持等政策思路。

  绿色金融方面,2023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通知》,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带动支持民营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普惠金融方面,2023年1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2024年1月24日,央行公告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养老金融方面,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如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等。

  数字金融方面,2023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提升银行办理资本项目业务数字化服务水平的通知》,有助于进一步便利经营主体合规高效办理资本项目业务,提升银行数字化服务水平。

  梳理政策思路,落实五篇大文章工作的重点主要有: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并丰富金融产品体系、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及激励措施、提高专业服务保障能力、强化监管及风险评估能力等。

  科技金融居于五篇大文章之首,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导向相呼应,足见其重要性。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从定义上看,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从构成上看,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九大未来产业,我们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需要依赖于先进生产力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我们认为其最终最主要的落地形态之一是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强化金融支持。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通道,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日益完善,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IM体育平台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政策主要涉及支持科技贷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广跨境融资和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几个方面,注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同时发力。

  由此可见,科技金融侧重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之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金融科技(Fintech),我们需将两者做区分。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我们可将其理解为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因此,科技金融侧重于金融对科技领域的支持,金融科技侧重于技术驱动金融创新。

  间接融资方面,首先,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2022年4月、9月,央行先后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IM体育平台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截至2023年末,两类再贷款余额分别为2556亿元、156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56亿元、758亿元。其中,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创新企业,该资金也能够起到一定杠杆作用,央行在2023年8月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3年6月末,科技创新再贷款余额3200亿元,撬动金融机构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约1.75万亿元。

  以上两项工具分别于2023年3月末、2022年末到期,IM体育平台今年3月6日,潘功胜行长在两会记者会上提出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提升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我们认为新工具是对此前工具的接续,强化对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支持,也与近期国务院推出的设备更新政策相匹配,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等目标,央行资金预计将提供相应支持。

  其次,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创新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推动信贷资源向科创领域倾斜。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设立了多种创新型信贷产品如技术提升支持贷款、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购置贷款、科创贷等。截至2023年末,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34%,均显著高于10.6%的全部贷款增速;另外,“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和21.9%,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万家,获贷率46.8%,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1.75万家,获贷率为54.2%,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

  近几年,科技部逐步加强与金融机构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数据共享,提高了银行授信效率。2020年12月,我国在13家国家高新区(杭州高新区、广州高新区等)率先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积分制”重点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企业创新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企业,相应的,银行也积极开发“创新积分贷”专属信贷产品,进而实现对相关企业高效授信。据科技部披露,仅2022年积分企业获得银行授信1178.6亿元,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便利性持续提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